♥爆走金魚-《拍翻御史大夫》

【古代】爆走金魚-《拍翻御史大夫》
推薦:♥♥♥♥♡
文案
身為梁國新科婦女保障名額名列二十的進士,虞璇璣完全確定能撈個弘文館校書郎當起家官,混個兩年走街串巷混吃等死的官場實習生日子絕對不成問題。
沒想到禮部試、吏部試結果下來,一干男性同年全部外放為縣尉縣丞,女性同年則全數任校書郎、秘書郎,只有虞璇璣竟被為人78、結怨甚多的御史大夫自辟為監察御史。

按著官品,她是超升,但是事實上按著虞璇璣與一眾京官的說法應該是「要死了!九世強盜十八世惡人才會一起家就去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御史台當官!」
揪竟,號稱從頭髮到腳趾甲沒有一處知道溫柔善良為何物、從頭皮到腳底心沒有一處明白和睦相處是什麼的御史大夫,為什麼要提拔虞璇璣做監察御史捏?

若不是貓貓的推薦,我會棄文……如貓貓所說的一開始很正經,男女主又沒啥互動。
堅持到兩人關在同一間房三天三夜考試時,開始猜想男女主間到底有什麼淵源?為什麼小千千要特別刁難小魚魚?男主真是表裡不一啊……他惡心異常而且充滿了曠男的玫瑰色幻想的內心對話讓我大開眼界= =,果然不是普通的小說男主……還要太老師偷幫忙說嘴:
  「就是色誘沒錯,妳那老師這輩子沒受過幾日溫柔,做曠男已經整整十五六年啦,又到了有心有口欲振乏力的年紀,妳只需去嬌嗔幾句、滴幾滴淚,他就全身上下從裡到外都軟了,賣個笑臉、放軟身段也就不算什麼了。」韋尚書除了替愛徒免費告白外,還免費幫他散布不實的謠言,以松懈虞璇璣怕被反撲的心理,然後擺出了不管是李千裡上皇女皇甚至公主都無法抗拒的天真無邪貌「怎麼樣?出馬救救秋霜吧?他只剩妳了。」
我不禁認同作者所說:結果精神分裂的不是千千是金魚(作者)……,整體上,雖然很多人物思想非!常!不純潔,但這本小說很純情,感情戲很拖,所以想看甜滋滋戲碼的朋友們要很耐心了。
但作者不愧是歷史科系出身,非常專業,非常多史料,字裡行間流露偽裝過的古詩詞語(其實也有不少現代的流行語),所以我硬啃完了!!!!!!看完這本書感覺自己增長許多知識(?)
本書背景:梁傳奇《曲江靈應傳》,以下為《拍翻御史大夫》內文註解節錄:  
  題解:本篇《曲江靈應傳》出於無知閣抄本《補蘭台秘記.弘暉朝記》,《蘭台秘記》為梁國初年史官謝金愚所撰,補記不知何人所作,弘暉朝事尤詳。內容記敘鯉妖魚氏因為感受到李生恩待之情,化為人身相許,本來完美和樂的愛侶卻因賊人攻擊造成誤會而分開,透過魚氏堅貞如一的愛情,反襯出李生性格中的矛盾,而最後的懺情則帶出人妖殊途生死兩隔的遺憾。文中的李生俱考為當時的御史大夫李千裡,而魚氏則是他的門生與情婦虞璇璣,學界普遍認為,作者是李千裡的同黨杜釉和座師韋據源,他們二人與李千裡的關系十分融洽,可能是一篇友人間的戲謔之作。
  ※※※
  
  《曲江靈應傳》
  
  國初,趙郡李生,應舉入京,讀書於曲江池畔。閒時臨水觀魚,有金鯉游至,生嘗擲茶果豢之,生性冷峭,獨居無友,見鯉身通體金黃,曲江罕見,憑水熟視,鯉於岸邊周旋流連,似覓友伴,然池魚皆避其而走,生思及己身,遂善待之。每至日暮,鯉來亭下,生必備餅餌酬之,又嘗抒懷於鯉,鯉半出水面,似曉人言,生稱之魚友、引為知己。
  
  某日風狂雨驟,曲江暴漲,生憂心於友,抱陶缸至水,欲撈友避雨,至亭間對水喚之,金鯉不見,生惶急,雨至,生困亭中不得出,忽有一人自雨中來,曰「郎君救我」。生迎入亭內,其人著金衫,芳姝明媚,泣曰「妾教坊伎魚氏也,應某官人之召往曲江,人盡散去,妾亦辭,未想官人欲強凌,妾奮力捍御,掙扎至此,望郎君救我。」。
  
  生,義夫也,善劍,聞女之說,允匿女於家,雨稍停,生引女入院中,見金衫盡濕,女體弱力微,似不勝羅綺,目生憐惜之意,女亦含情凝睇,恰生之乳母至,引女而去,生累眄於女,女回首盼睞,光彩艷麗,情甚相慕。
  
  雨過,女言於乳母「官人勢大,兒歸於教坊,恐為其所持,姥無女、兒無母,願執子禮事姥。」,乳母笑曰「汝容貌姝麗,以兒事老嫗,未免可惜。郎君年少,尚無妻妾,老嫗為汝謀,今宵便登雲路也。」,女低然羞對。乳母入白於生「老嫗賀郎君今夜為新郎。」,生怪問「新婦何處?」,乳母對曰「魚氏女也。」,生聞之驚躍,乳母徐告之、細囑之,自往籌劃。
  
  入夜,生修飾容儀,喜躍交並,引鏡自照,思女之容,唯恐不諧也。忽聞啟扃,乳母捧魚氏而至,笑曰「至矣至矣,郎君當迎。」生危坐久矣,猶疑夢寐,女謂其嫌於己,以扇掩面,羞赧欲走,生見其欲走,驚起,急牽其袖曰「忍相棄乎?」,女背立對曰「安敢棄也?妾劣質庸姿,懼郎君之惡耳。」,生愛之發狂,急擁女曰「何惡之有?患不得配也。」,聞生言,方回眸去扇,暈生雙頰,容色較於先前更艷,乳母見此,掩門而去。生擁魚氏入帳,引臂替枕,極其歡愛溫言寬慰,魚氏亦婉媚而對,盡意承歡,嬌羞融洽,果如乳母之言,恰似翠鳥雲路也。
  
  生以進士擢第,獻來罪人《羅織譜》注於台主,破格拔為監察御史裡行,西京目為烏台新秀,五姓五品諸人皆來求親,生以功業未成卻之,實因心念魚氏,不忍令其為妾媵耳。未久,魚氏孕一女,小字曰星,生更憐之。然生性耿介冷峭,得罪諸藩,某藩偵知魚氏為生之所愛,遣亡命徒白日入李家欲捕魚氏,生午後歸家,見遍地狼藉,乳母家人盡皆為藥所迷,奔入內堂,愛女橫屍於堂上,而魚氏不知所去,亦不見賊人,生誤以魚氏與人淫奔又殺女以示絕情,羞怒交集,性情大變,指天咒誓必殺魚氏以報殺女之仇。
  
  若干年,李生以監察御史轉起居捨人,知制誥,典同州刺陝州,轉吏部尚書,爵趙郡開國侯,遷御史大夫,拜中書門下三品,性格乖僻,百官無敢將女嫁之,恐女為其所虐。嘗知貢舉,入闈時,見有一考生面目,男生女相,赫然便是魚氏,詳其姓氏,竟又姓余,遂百般刁難,無奈余生博古通今難掩高才,又登鴻辭,一時名揚天下。李生又強逼於吏部,將余生收入御史台,百般脅迫威逼,命其改換女裝,然余生仍以師禮恭敬相待。
  
  未料同列奏李生欺壓同僚、魚肉百官之狀,敕命謫往桂州,群僚額手慶賀,惟余生出言相護,遂貶往江州。起行前日,余生置酒於曲江,邀李生往之,李生入,堂中一金衫佳人,容色不改,正是當年魚氏綺年玉貌,李生憤懣欲狂、目眥幾裂,戟指咒曰「賤婢!何曾薄待於爾?竟殺吾女!今當殺爾以酬愛女。」
  
  生仗劍於手,直指魚氏咽喉,魚氏不避,泣曰「請君聽妾一言,死而無憾也。今日一別,恐無相見之期,妾實曲江鯉妖,百年修真,得化人形,苦無知心,唯君當年恩待,遂薦於枕席。然禍亂橫生,女為賊人所害,妾傷重,遁入曲江,十年修練,知君有此一劫,特化男身前來解難,未想天意難違,望君往桂州莫要再起奏劾欺壓同僚,多修恩德廣結善緣,以求存身保泰,妾今洩漏天機,已無明日,此心此情,望君知之。」
  
  言畢,天外雷聲震動,魚氏昏厥不起,狀若熟睡,李生扶起,卻無氣息,不久化為金鯉,釵鐶衣裙如蛻,鯉身不過一尺,李生捧於手,方知妖魅有情如此,痛悔難當,上書求贈余生趙郡夫人,君王怪問,李生泣對其事,上亦憮然,遂允其奏,葬魚氏於曲江亭畔,上書〈皇梁故文林郎監察御史贈趙郡夫人魚氏墓〉,盡哀而別。數年,上赦之,生重任御史大夫,執掌台務凡三十年,持盈保泰榮寵不衰,終生未娶,上欲為媒,生對曰「亡婦雖為異物,然情深一往無懼,臣以丈夫,不能保妻護女,又報以咒詛怨恨,亡婦以妖魅之身本可延年,因臣所累,竟為天所殺,臣實愧之,雖有鸞膠,不忍續斷弦也。」,上感於其情,遂不迫。
  
  嗟呼,情之所致,雖人妖兩隔,亦不能阻也,李生雖欺逼同僚,百官見之則愁,然能悔過,從一而終,不以異類亡其誓,亦有可取之處。
  
  予嘗使南照,途經桂州,聞土人言此事,歸京言於妻舅,恰舅識李生族人,知之甚詳,詳述其事與予,命予為傳記之,予私命為《御史大夫懺情錄》,然舅閱後,以為《曲江靈應傳》較合其事,遂從之。
  
  時弘暉六十一年夏六月,京兆杜釉雲。
  
P.S 我很喜歡古代奇幻故事所以把它記錄下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